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

檢視相片


【早安健康/津金昌一郎(癌症研究中心主任)】肝癌

肝癌大致上可分為發生於肝臟的「原發性肝癌」,以及由其它器官移轉來的「移轉性肝癌」。

原發性肝癌當中,有肝臟細胞癌化的「肝細胞癌」、擔任運送膽汁至十二指腸的膽管細胞癌化的「膽管細胞癌(肝內膽管癌)」、兒童的「肝母細胞瘤」、發生於成人的「肝細胞‧膽管細胞混合癌」、「未分化癌」、「膽管囊腺癌」、「神經內分泌腫瘤」等許多種類,但日本原發性肝癌約有90%是肝細胞癌。

因此說到肝癌的話,通常指的是肝細胞癌。

罹患肝癌的的主因就是持續感染B型、C型肝炎病毒。有報告指出只要感染這些肝炎病毒,B型肝炎約有10%、C型肝炎約有70%的比例會轉變為慢性肝炎。慢性肝炎當中,因為持續性的炎症將容易造成肝硬化或肝癌。而且,吸煙、喝酒和肥胖也會更加提高罹癌機率。

肝臟的位置和運作

成人的肝臟約有800克∼1200克,而且是身體內最大的器官。吸收養分之後將其轉換成對身體必要的成分,並且將體內製造或體外吸進的有害物質進行解毒之後再排出體外。

食物進入身體後,會由胃部送入小腸、大腸,而養分則被送到肝臟。

日本男性45歲、女性55歲左右罹癌率開始增加,到了70歲則呈現停滯狀態。以出生年別來看罹癌率和死亡率,特別是1935年以後出生的人比例較高,這個和肝癌主因的C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的比例,1935年前後出生的人有較高關聯。

肝癌、肝硬化可能有哪些症狀要注意?請看下一頁

檢視相片
肝臟,癌症


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,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、肝硬化及肝癌,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台灣主要死因的第9位,肝癌則為台灣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。

肝臟被稱做「沉默的器官」,罹患肝癌後幾乎沒有任何初期自覺症狀。症狀持續惡化的話,就會感到腹部硬塊和壓迫感、疼痛、腹漲感等等。

腹部劇痛和血壓急速下降的時候,就要懷疑是癌細胞破裂。其它還有肝硬化所造成的症狀,例如無力感、低燒、食欲不振、腹漲感、便祕或腹瀉等等的排便異常、黃疸、尿色變濃、貧血、水腫、小腿抽筋、皮下出血等等。

肝癌的預防除了戒煙、適量飲酒、防止肥胖之外,最重要的是確認有無感染肝炎病毒。即使沒有特殊症狀,一生都應該接受一次的肝炎病毒檢查。

肝炎病毒檢查可以在衛福部或醫療機關進行。建議定期接受血液和超音波檢查,早期接受治療,就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。

國民健康署提供B型及C型肝炎感染之篩檢補助,凡民國55年以後(含55年)出生且滿45歲,終身可接受一次B、C型肝炎篩檢(已做過者不再重複提供)。

肝癌發生時的主要症狀


  • 腹部硬塊
  • 腹部壓迫感和疼痛、腹漲感


肝硬化所帶來的症狀


  • 食欲不振
  • 無力感
  • 低燒
  • 腹漲感
  • 便祕、腹瀉等等的排便異常
  • 貧血
  • 皮膚變黃、眼白變黃等黃疸症狀
  • 尿色變濁
  • 小腿抽筋
  • 水腫
  • 皮下出血 等等


如果感染了肝炎病毒,雖然平常生活當中肝炎病毒不會傳染給周遭其他人,但還是希望能了解以下幾點

  • 可以利用疫苗來預防感染B型肝炎病毒
  • 不要和他人共用容易沾有血液的刮鬍刀或牙刷
  • 不要共用餐具或毛巾
檢視相片
肝癌症狀



咖啡如何預防肝癌?下一頁癌症專家告訴您


抑止癌症發生是有可能的! ①咖啡



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以約9萬名日本人為對象,進行為期10年的追蹤調查研究當中,將幾乎不喝咖啡的人和其它群體的肝癌發生率進行比較。結果顯示每日飲用5杯以上咖啡的人,其肝癌發生率減少近50%。

即使將此方式套用於有無感染C型、B型肝炎等,引發肝癌最大主因的肝癌病毒來做區分並進行調查,也可發現有相同結果。

「日本癌症預防法」研究指出,「咖啡」「幾乎確定」可降低肝癌的發生率,同時也「有可能」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。

因糖尿病造成致癌率增加,以及過去咖啡能預防糖尿病的眾多研究報告當中,我們推測這些癌症和咖啡抑制癌症發作的共同機制「改善胰島素抗性」有著關聯性。另外,我們也認為這和咖啡當中所含「多酚」和「咖啡因」的抗氧化作用有相關。

咖啡能降低肝癌發病率



咖啡攝取量和肝癌發生率的關聯性( 男女合併計算)

以幾乎不喝的人為基準的情況(分析對象共90,456位,追蹤期間內被診斷罹患肝癌的人有334名)



【延伸閱讀】

檢視相片
咖啡,抗癌
檢視相片
咖啡,抗癌


本文摘自《逆轉!罹癌時代》/津金昌一郎(癌症研究中心主任)/橙實文化
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0%86%E8%BD%89%E8%82%9D%E7%82%8E%E6%83%A1%E5%8C%96%E7%97%85%E7%A8%8B-%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unnwar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